安泰複方膠囊
2018.10.20 |

專利技術 白藜蘆醇、薑黃素與亞麻仁油調和均質乳化配方

白藜蘆醇與薑黃素在全球超過兩萬篇研究論文證實功效

近幾年來,每年都有數千篇相關的研究文獻,並且數量還在攀升中。
相關的研究都證實白藜蘆醇與薑黃素具有許多功效。
另外最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建議癌症病人補充營養品的指南中,也把薑黃列於其中。

薑黃(Turmeric)

  • 薑黃是一種地下根莖植物,學名為Curcuma longa Linn , 其為薑科(Zingiberaceae)薑黃屬(Curcuma)之longa種植物,薑黃根部約含有3-7%的薑黃素(curcumin)。
  • 中藥處方常用本草之一,也是是咖哩粉中常見的香料成分,在印度及亞洲曾被用作傳統的醫療超過6000年以上。
  • 薑黃素是一種聚合酚(Polyphenol),是薑黃萃取物中具有最強的生理活性及特殊功效的分子。


薑黃可以藉由調控細胞內許多訊號傳遞分子、轉錄因子和酵素來達到細胞生理調控的作用。例如細胞的死亡、自噬、增生與存活。
另外也可調控發炎與抗氧化相關的細胞訊息傳遞。在這些被調控的路徑中,我們可以進一步把她們分類成具有對抗癌症,抗老化以及抗神經退化的功效。
  • 目前在臨床上有非常多的臨床試驗來探討薑黃的功效
  • 2013的回顧論文總共整理了好幾十個已執行完畢的臨床試驗。
  • 這些試驗的結果都顯示薑黃素對人體的功效!
  • 例如癌症的部分,大多可看到與癌症相關的癌指數有效的降低。
  • 在發炎相關的疾病,則可以看到血清中發炎相關因子的降低。
  • 代謝相關的疾病,主要是糖尿病,在降血糖或是降低因糖尿病造成的發炎因子都有相當的效果
  • 對於肝功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 在慢性腎臟病的部分,另外的文獻有指出主要也是透過抗發炎的作用來達成疾病的緩解。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7

薑黃素安全性與副作用
  • Curcumin has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as a spice and food additive with minimal adverse effects
  • FDA is considering it as a GR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supplement
  • Curcumin may cause an upset stomach
  •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problems should be cautioned.

Why use high dose (1-12g/day) of curcumin?
Bioavailability is a problem!!

白藜蘆醇 (Resveratrol)

  • 白藜蘆醇通常發現在紅葡萄的表皮和種子中 它也可以從莓果、核果、酒中獲得。
  • 其結構為一種聚合酚(Polyphenol)
  • 其原本是因植物在抵禦真菌類感染或紫外線刺激之下所產生的一種防禦物質


白藜蘆醇主要是透過一個名叫SIRT的基因調控許多抗氧化與抗發炎之相關轉錄因子!
最近的研究也指出白藜蘆醇對於腸道益生菌或是幹細胞都有好的幫助!
進而促進對於相關疾病的減緩!包括代謝相關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

Nutrition 32 (2016) 174–178
臨床試驗的部分,在這篇review中,大部分的結果都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抑制發炎反應 降低發炎相關因子!
因為她們使用的機量也是劑量從10mg到3000mg/一天 都有人用所以基本上試驗的結果都指出使用白藜蘆醇是非常安全的,對於疾病相關的生化指數都有改善!

白藜蘆醇安全性與副作用
  • 在六個隨機分配對照的臨床試驗(總病人數633)中,針對安全性與副作用的結論如下:
  •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very small, not different than placebo, and no major adverse events were reported.

聚合酚(Polyphenol)的問題
  • 白藜蘆醇與薑黃素皆為聚合酚類物質難溶於水
  • Bioavailability is a problem!!
直接口服不易被吸收

專利配方- 均質分散技術促進吸收,增加有效性
均質化後,可溶於水中完全不沉澱。

吸收率可增加20倍以上!


強普專欄
2018.12.17
奈米藥物於癌症治療之潛力

生物可降解的奈米載體是一個安全和有效運送化療藥物的平台,過去數十年來已有12,000篇奈米材料作為藥物載體的文章被發表,甚至有些公司已成功開發奈米載體藥物作為癌症治療

2018.11.16
氯喹 (Chloroquine) 藉由重置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轉換為M1表型來調節抗腫瘤免疫反應

近年研究顯示氯喹 (Chloroquine, CQ,一種經證實的抗瘧疾藥物),可以作為抗腫瘤免疫調節劑,可將TAM從M2轉換為M1腫瘤毒殺表型,以利毒殺癌細胞。

從機制上探討,CQ可增加巨噬細胞中溶酶體的pH值,透過溶酶體 Ca2+ 粘蛋白-1(Mcoln1)通道,促使Ca2+ 釋放,進而誘導p38和NF-κB活化,將TAMs極化轉變為M1表型以攻擊癌細胞。

2018.10.20
安泰複方膠囊,專利技術 白藜蘆醇、薑黃素與亞麻仁油調和均質乳化配方

白藜蘆醇與薑黃素在全球超過兩萬篇研究論文證實功效。
近幾年來,每年都有數千篇相關的研究文獻,並且數量還在攀升中。 相關的研究都證實白藜蘆醇與薑黃素具有許多功效。 另外最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建議癌症病人補充營養品的指南中,也把薑黃列於其中。

2018.9.18
逆轉轉移性胰管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反應

耗盡granulin的腫瘤中阻斷PD-1可恢復免疫防禦抵抗腫瘤的能力,並顯著降低轉移的腫瘤的大小。這些發現揭示了轉移性胰管腺癌逃避免疫反應的機制;也顯示了針對granulin的治療策略或許能因為恢復CD8+殺手T細胞浸潤到轉移性胰管腺癌,進而讓原本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反應的轉移性胰管腺癌變得有反應。

2018.8.13
免疫治療新趨勢,改造T細胞(CAR-T)

CAR-T 全名為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首先從病患血液當中分離出T細胞,再藉由基因重組工程技術給T細胞攜帶具有辨認腫瘤抗原及同時激活T細胞的嵌合抗體,此外在體外培養放大後,將改造後的T細胞打回病人體內,以達到消滅腫瘤之目的,其優點可利用自身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症,此外改造後T細胞具有專一性的毒殺腫瘤的能力

2018.7.23
全反式維生素A酸(ATRA):另一個老藥新應用,可用於癌症臨床治療

全反式維生素A酸在機制研究上,發現可以阻礙抑制血管新生治療後,大量骨髓來源抑制細胞增生、並大量分泌血管不穩定因子的問題。全反式維生素A酸除了在乳癌抑制血管新生療法上有療效,或許也可以期待應用在其他癌症上。

2018.6.20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用的機制

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的研究是近十年來特別熱門的項目,而美國FDA也早已核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一些適應症上的使用

2018.5.21
新式奈米複合物疫苗對於淋巴結的抗原傳遞效率可提高約100倍

研究中發現,藉由共軛接合技術將分子疫苗與高白蛋白(albumin)親和性的偶氮化物(Evan blue)接合至白蛋白結合疫苗 (AlbiVax)上,此一奈米複合物白蛋白疫苗 (albumin/AlbiVax)能夠同時增進疫苗傳遞效率與加強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因此具有高度臨床應用潛力。

2018.4.26
OX-40 agonist,免疫治療的明日之星?!

近期,美國發展出一種免疫治療模式能有效的消除實驗動物體上的腫瘤, 透過兩種免疫刺激劑的合併使用,不但能成功消退治療側的腫瘤, 更能同時引發全身性免疫反應, 驚人研究成果,是不是很令人期待呢?

2018.3.14
使用免疫療法有助於遠端腫瘤清除效益發生

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合併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可以有效增加abscopal effect的發生與進程。在治療策略上,可使用放射增敏材料與奈米顆粒增加腫瘤放射治療的敏感度,因而促進abscopal effect過程產生的速度。

2018.2.7
新發現!!!早期檢驗癌症的大突破

癌症醫學領域一直在治療與及早診斷中努力,在2018年的[Science]有了令人驚喜的研究結果

2018.1.17
食物會影響精神狀態

這篇登在自然期刊的綜論文章,指出食物與認知狀態、記憶力和憂鬱情緒都有關係。

2017.11.7
利用布郎運動逆轉癌細胞破壞身體自然平衡的反逆

能夠刺激癌細胞大量消耗ATP,促使癌細胞死亡,應該就是一種利用布郎運動逆轉癌細胞破壞身體自然平衡的反逆吧。

2017.7.13
癌症是一種動態的疾病,隨時在改變。

一個腫瘤內的細胞間,差異越大,抵抗治療的能力就越強。

2017.3.15
癌細胞與乳酸的關係

健康細胞用不了的的乳酸,癌細胞還能拿來當能量使用?

2017.1.17
運動對抗癌有幫助嗎?

一直都說運動對抗癌有幫助。到底科學上的證據是什麼呢?

2016.12.9
JP001-細胞自噬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

近來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癌細胞的自噬作用與化療抗藥性的產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如何調控或抑制癌細胞自噬就成為癌症治療中很重要的課題。

2016.10.17
為什麼有癌症?

簡單的說,癌症就是不正常基因表現的累積,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癌症。至於為什麼基因會不正常表現?則可能是天生就有的(來自父母的遺傳)或是後天產生的。